盛世華章映寰宇 青春奮進展新篇
七十六載風雨兼程,七十六載山河巨變。百余年的風雨兼程,時光幕布雖讓血色微微褪去,可先輩以堅定信念與沉重血肉構筑起的巍峨長城,從未失去凜然輪廓。每一次凝望那段國史,都像在觸摸祖國母親身上最深的傷口與最強的骨骼,至今我還能聽到耳畔呼嘯的風聲,他來自四野,來自曾經,來自我們最深重的苦難,現在痛苦的傷口已在歷史長河中逐漸愈合,但痛苦的記憶永不退去!時代滄桑巨變,傷口愈合成了中國少年成長的搖籃,記憶化作中華民族奮進的動力。
七十六載春秋,新時代的中國早已波瀾壯闊。往事回首,是滿目瘡痍的山河;而今展望,是嶄新強大的中國。追憶先烈事跡,我們依舊能感受到先輩們以血肉之軀捍衛民族尊嚴的拳拳之心:楊靖宇“頭顱可斷腹可剖,烈愾難消志不磨”的堅貞不屈;方志敏“血戰東南半壁紅,忍將奇跡作奇功”的至死不移;劉胡蘭“生的偉大,死的光榮”的義無反顧……是愛國情,熔鑄了中華民族精神最熾熱的爐火;是愛國志,點燃了后世奮斗激情的永恒火炬。
七十六載春秋,新時代的中國早已展現青年擔當。而今,青春的我們,是奧運賽場上奮力拼搏的運動員,是實驗室中埋頭苦干的研究員,是三尺講臺上的青年教師,也是人民軍隊中一張張青春的面孔。為了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,青年楷模黃文秀、張小娟用生命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;北斗衛星團隊核心人員平均年齡36歲,量子科學團隊平均年齡35歲,“中國天眼”FAST研發團隊平均年齡僅30歲……那是千萬個青年人,支撐起了如今海晏河清的中國;那是千萬個青年人,守護這個國泰民安的中國。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到處是青年人的身影。當代青年的名字有很多,一個一個構成了現在與未來的新中國。我們用能吃苦、肯實干、敢擔當的精神,將個人的青春和命運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緊密相連,讓絢麗的青春在時代的藍圖上描繪最明媚的色彩。
泱泱華夏,河清海晏。炮火的轟鳴已經遠去,五千年的文脈仍舊在傳承。可我們絕不能忘記那些慘痛的傷痕,不能忘記那些血染的土地和滿目瘡痍的山河,曾經的苦難化作今天前行的動力,一路走來,篳路藍縷,此刻在這新日之下,我們以青春之名,唱響時代之華歌,這歌聲中有祖國的大好山河,有田間地頭農民豐收的笑靨,有高樓林立間上班族匆匆卻堅定的腳步,有廣場上孩童揮舞的國旗……有全球第一個貧困人口清零國家的時代偉績……循大道,至萬里,看今日中國,萬里朝陽華彩盡顯,偉大故事譜寫新篇!(吳俊良)



